上铺兄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章 大儒讲坛,偷听糟老头子心声,我得到个皇位,上铺兄,爱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陈大儒做礼部尚书之前便是很有名气的先生,据说当时启国有三位比较有名的先生,不过另外两位都在陛下登基那一年去世了,只有陈大儒一位活了下来。”

柳曼介绍道。

“这是为何?”

杨青易远在潜舟,并没有听过这些陈年往事。

“咱们现在这位陛下当年不是从他父亲手中接过的皇位,而是从他哥哥手中。陛下登基之路并不顺利,一些先帝的拥护者认为此事有蹊跷,当今陛下得位不正。很多读书人站在礼制的角度上,更是对陛下进行口诛笔伐。反正听说陛下登基当年,启国死了很多人。”

杨青易所在的潜舟是一个距离京师很远的小城,那里的人对于京师朝堂的大事谈论的很少。

毕竟这些都离他们的生活太过遥远。

杨青易原主的记忆中也只有先帝是当今陛下哥哥这回事,其他的一概不知。

现如今的启国皇帝已经登基十九年,那还是杨青易出生前的事。

谁没事会去关注那些事。

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嘛?

杨青易此刻听到这些,也没什么感觉。

皇位更替时,有一定的死亡好像很常见。

柳曼顿了顿,接着道:“不过陈大儒当年的名声,好像并没有现在这般好,后来他辞官后,才逐渐变好的。”

“这又是为何?”

“当年其他读书人都反对当今陛下登基,认为不合礼制,先帝有两子,太子身故,当时还有一幼子,仅七岁,体弱多病,所有人都认为会是幼子登基,结果后来幼子自动放弃皇位,并且在当今陛下登基一年后夭折了。”

“看来当年着实有一场不一般的血雨腥风。”杨青易感慨。

“当时启国有三大书院,三大书院中有三位知名先生,陈大儒就是其中一位。当今陛下登基后,便废除了所有书院。其他两个书院在陛下登基后死了很多人,只有陈大儒的书院中人全都活了下来。”

“如此看来,是陈大儒当年投靠了陛下,为当年读书人所不容?”

杨青易总结道。

“应当是如此,陈大儒站到了陛下身侧,就代表他承认了陛下登基的合理合法。”柳曼点头,“但由于他只做了一年的礼部尚书,在他做官前后,保护了很多读书人,他当年做官也只是为了保护身后读书人而不得已为之。

所以很快便重新被读书人接受并尊重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逆命相师

不修边幅